English

发展是硬道理

1998-02-07 来源:光明日报 ■谷 牧 我有话说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再造辉煌的关键时期。我们这一代,乃至以后几代中国人的神圣历史使命,就是万众一心,加速发展,尽快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伟大国家。“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谛,邓小平同志思考问题、制定战略、作出决策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发展中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一条发展中国的路线。

人类历史是一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历史。生产的发展,文明的演化,社会的进步,是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而生产力的发展则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世界总体经济水平迅速提高,社会发展进程大大加快。与此同时,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并由军事实力的竞争转向综合国力的较量。只有那些在发展中走在前头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居于优势,赢得风骚。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发展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任何国家和民族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好自身的发展问题,都必须把发展作为根本的国策。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有辉煌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中国在近代落伍了,从上一世纪的40年代初到本世纪40年代末这百余年间,由于惨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深受国内反动统治的压迫和剥削,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长期处于发展缓慢、停滞乃至倒退的境地。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也遭受了不少挫折,走了不少弯路。特别是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耗费了民族宝贵的精力,贻误了国家发展的良机,延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地区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了。1978年,中国在结束十年动乱后,毅然把发展问题提到中心地位,坚定地迈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步伐。自那时以来,中国的发展使国人振奋,令世界瞩目。但是,由于底子薄,起点低,人口多,人均资源有限,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仍处在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历史与现实使中国人民取得了共识: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国决不能偏离发展这一时代主题。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慢了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才能在中国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因此,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持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的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发展,都依赖于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都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发展、改革和稳定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改革、稳定都是为了发展,发展才是目的。

紧紧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中国人民,正在创造着空前的发展业绩,开创着发展的新模式。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对发展的艰难探索。1978年以来,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自1978至1995年的17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接近10%,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连续保持高达12%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发展成为中等程度的发达国家。

中国在创造空前发展业绩的同时,也在创造世界上全新的发展模式。以往,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最先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因此,讲发展,常常被理解为就是向西方国家学习和看齐,讲现代化,也被误认为就是搞西方化。后来,虽然亚洲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被认为东亚发展模式,但无庸讳言,这仍然是一种资本主义范畴的发展模式。而中国的发展,正在世界上开创着一种新发展模式。中国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奋斗目标,在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实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制度,在思想文化上仍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正在开辟一条非西方化、非资本主义化的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中国发展模式有着极丰富的内涵。在总体上,它体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在具体内容上,它又是对全国各地所创造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大胆探索,创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区域、部门和企业的发展模式。例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圳经济特区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温州模式、胶东模式等等,行业和企业发展中宝钢模式、武钢模式、一汽模式、燕山模式、邯钢模式等等。现在各地都在根据新的形势,更新发展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寻找更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谱写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篇章。

为了宣传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全面、系统、科学地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研究和探索中国及其各地的发展路子和模式,展望和预测中国跨世纪的发展蓝图,使广大干部和群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更清醒地认识过去,更自觉地把握现在,更科学地运筹未来,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计委、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求是》杂志社、《人民日报》社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部分领导同志和一些著名学者组成编辑委员会,共同组织编著关于新中国发展的百科全书———《中国发展全书》。

总结历史,把握现在,运筹未来,更自觉地迈开坚实雄健的步伐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以高度富强、民主、文明的崭新面貌,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就是我们编著《中国发展全书》的根本目的。

(本文是作者为《中国发展全书》所写的序言,发表时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本书由红旗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